朱允熥神色平静,转向朱棣:“原来四叔那天深夜特意来找我,郑重其事地告诉我那些话,却是想把我当枪使。”
“我还以为四叔是出于一片忠诚孝顺仁爱之心呢。”
朱棣的眼皮微微颤动。
这个小子分明是在耍自己,还要装出一副无辜的模样。
偏偏他有苦难言。
谁让他自己先起了歪念头呢。
常升急急忙忙地跪下说道:“皇上,吴王殿下全都是出于一片孝心,这才将凉国公拿下。”
“他的心意如此明朗,可以昭告天下。怎么会有责罚的道理?”
“这个人挑拨皇家亲情,实在可恶至极,该杀!”
另一位文官走出来道:“开国公这话不对!”
“若不是吴王狂妄胆大,胡乱作为,没有皇上的旨意便擅自调动军队,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依我看来,吴王的罪过,并不低于燕王,甚至可能更甚。”
接着,众文官纷纷开口。
“臣同意!”
“臣也赞同!”
“臣也一样赞同!”
……
老朱低垂着眼帘,一言不发。
武将和贵族们早已按捺不住。
“你们这是故意找茬!”
“分明是你们心怀恶意,有意针对吴王殿下。”
“简直荒谬!吴王殿下忠心耿耿,有何过错?”
……
武将和贵族们的嗓门要比文官们大得多。
瞬间。
大殿里,唾沫星子四处飞溅,吵闹声、辱骂声交织成一片!
“安静!”御座前的太监不得不出来维持秩序。
“金銮殿上如此大声喧哗,成何体统?”
声音渐渐平息下来。
文官与武将依旧怒目相对,意犹未尽。
这时,朱允炆站了出来。
“皇爷爷,孙儿认为,三弟虽然自作主张,私自调动锦衣卫,但他也是为了尽忠尽孝。”
“就算有错,也可以理解。”
“再说,这件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他慢慢转过头,看向蓝玉,说道:
“皇爷爷并不打算追究凉国公的罪责,可是凉国公就没有责任了吗?”
“四叔假传皇爷爷的旨意是有罪的,但他与凉国公之间的恩怨,却是因为凉国公过去在父亲面前挑拨父亲与四叔的兄弟情谊所致。”
“父亲当然不会上他的当,但凉国公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呢?”
“孙儿听说他一向行事乖张,多有违法之事。”
“而且他在军中布满党羽,暗中安插亲信,早就有二心。”
“恐怕三弟也是听到了这些传言,所以在四叔透露皇爷爷的困境后,不加怀疑,立刻将其拘捕了吧。”
这番话犹如晴天霹雳。
大殿之中,文武百官无不惊愕地注视着他。
尽管众人深知今日之事绝不寻常,然而开局以来的一连串变化仍令人措手不及。
朱允炆寥寥数语,却将朱允熥与朱棣牵连其中,明确了自己的立场。
同时,他还将所有的责任推给了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