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43章 年少时的记忆(第2页)

第43章 年少时的记忆(第2页)

朱棣的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想到自己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辈耍得团团转,他心中依旧愤懑难平。

然而,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上前说道:“父皇,儿臣有罪,恳请您责罚。”

话毕,他跪倒在地。

“你究竟有何罪过?”朱元璋的声音平静,却在空旷的大殿里格外清晰。

朱棣愣住了,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定主意。朱元璋虽曾暗示过他对蓝玉的不满,但并未正式下旨,这会儿这样问,究竟何意?

是该承认自己失职泄密,还是承认自己无端生事、挑拨离间?朱棣陷入了两难境地。

他的目光在众武将勋贵间扫过,又看向身边的文臣,最后抬眼看向朱元璋,只见皇帝正注视着他。

朱棣忽然心中一颤。

“你连自己犯了什么事都不知道?”朱元璋再次开口,“朕何时给你下达过旨意?”

“父皇,并非您旨意。”朱棣终于反应过来,连忙解释,“儿臣向来与蓝玉不合,怀恨于心,故意伪传圣旨,**侄儿允熥,令其率锦衣卫拘捕蓝玉,酿成误会。”

“儿臣深知过错,现已认罪,只求父皇惩处。”

若此刻直说是朱元璋之意,自己只是泄密,朱元璋必然矢口否认。毕竟这些武将勋贵并非愚钝之辈,一旦陛下对蓝玉动手,他们岂能独善其身?胡惟庸案的教训历历在目,这些人势必群起反抗。

为了保命,他们也只能如此。一旦局面失控,尚未做好万全准备的朱元璋,恐怕会为了稳定朝局、避免战乱,毫不犹豫地牺牲这个儿子。

他不是朱标,朱元璋心中对他毫无朱标的那种特殊情分。

反倒是承认自己假传圣旨,更容易减轻罪责。

朱棣话音刚落,朝堂上的武将勋贵顿时炸开了锅。

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竟然是场误会?闹了半天,居然是燕王伪造圣旨引起的?

事情的**,是燕王擅自假传圣旨?

顷刻间,众多武将和勋贵纷纷站了出来。

“陛下,燕王如此荒诞的行为,使得凉国公无辜受害,臣恳请陛下对燕王施以重罚。”

定远侯王弼率先站了出来。

“陛下,凉国公为国家征战多年,屡建奇功,如今却莫名遭受此等灾祸,若不严惩始作俑者,恐怕会让大明将士心寒。”

开国公常升紧接着也上前进言。

“臣恳请陛下严惩燕王!”第三位武将勋贵随后站出。

很快,又陆续有人加入。

“臣恳请陛下严惩燕王!”

“臣恳请陛下严惩燕王!”

……

武将勋贵们一个个情绪激昂。

在此之前,朱棣与这些武将勋贵的关系一直很紧密。

再加上他娶的是开国第一名将、大明武将首领中山王徐达之女徐妙云。

这种关系,本就不同寻常。

然而,这次伪造圣旨对付蓝玉的事情,实在太过分了。

武将勋贵们都感到唇亡齿寒,担心日后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因此无论如何必须严惩,以此来警告后人。

文官们则都站在一边保持沉默。

朱棣作为藩王,平时与文官的交往很少。

文官们自然乐得置身事外,只是在一旁观望。

黄子澄悄悄递了个眼神。

一名给事中走上前,说道:“此事实在荒唐至极。”

“先是燕王假传圣旨,后是吴王自作主张,既没有明确的圣旨,也不请示,就擅自行动,抓了凉国公,这才造成了这么大的误会。”

“满城风雨,朝野不安。”

“都是因为吴王独断专行。”

“臣认为,燕王有罪,吴王也有罪。”

“臣恳请陛下降旨,给予严厉惩罚。”

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

武将勋贵们刚才高声疾呼的声音,突然停止。

他们的目标是处罚燕王,并不是针对吴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