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蓝玉看着这场祖孙间的互动,既觉得滑稽又充满温情,不禁生出羡慕之情:什么时候自己的外甥孙也能和自己这么亲昵相处啊。
二人继续拌了一会儿嘴,直到朱英忽然神色凝重起来。
"既然有了你老朱头给我兜底,我觉得有一件事必须要跟洪武爷说清楚。”
朱元璋疑惑不解地看着他:“什么事?”
比当年的丰功伟业更艰难。
况且万事开头难,一旦新税制运行起来,后期自然水到渠成。
"
朱英稍作停顿,接着说道:"以财产和土地价值为基准征税如何?不管家中人口多少,只按实际拥有财富来定税额。
这样即便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国家税收也不会受到影响。
同时还能鼓励百姓积累财富,何乐不为?"
听完这番话,朱元璋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蓝玉却忍不住插嘴道:"这般确实好,可是具体又该怎么个改法呢?"
朱英微微一笑:"不妨先从试点开始,在几个郡县试行新税制。
若效果良好,再逐步推广全国。
这样一来,既能观察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避免了仓促推行造成动荡。
"
老皇帝缓缓点头,似对此方案颇有兴趣:"倒是有些意思。。。你且把想法详细写出来交予朕细看。
这事暂且不提,先不说它了。
"
“难道不比这更难吗?”
朱英开口说道。
"只要洪武爷下旨,谁又敢抗拒呢?到那时候,您老带着锦衣卫去抄家多痛快,也能让国库充实不少。”
听闻大孙子的夸赞,朱元璋心里泛起了愉悦之意,“嗯,你接着说。”
“将原本的粮食赋税改成白银缴纳,再由按人口课税转为按土地收税,这样便能最大程度化解之前的问题。”
朱英目光炯炯,“这两种方式合并,我称之为摊丁入亩。”
曾经,在前世历史中,大明至嘉靖末年早已如重病缠身的巨大身躯,命悬一线。
而此时张居正这位有史以来最为强势的首相站了出来,推广一条鞭法——这也是摊丁入亩的早期版本,尽管略逊于后来的制度,却依然为摇摇欲坠的大明延续近百年国祚,更促成万历时期著名的三大军事行动,显耀华夏天威。
而今,在开国初期若便采用此法,则大明国运或许将大幅延展,远超前世记录,达到新的高峰。
"摊丁入亩?”
朱元璋不断低念这几个字。
"还有别的地方。”
朱英点头补充。
"还有什么?你说!”
朱元璋有些意外。
"对那些行商征取商业税收。”
朱元璋陡然声音拔高,“商业税!绝对不行,永远不能这样做,这不是抬高了那些奸诈商人的地位么?断不可行。”
看着情绪激烈的朱元璋,朱英颇感讶异,“您为何如此反应过激?那您可以估估看啊,若是征收商业税,例如十成抽一,光是我一年得给大明贡献多少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