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能有多少?”
朱元璋轻视地说。
然而朱英充满自信地伸起一根手指来。
"嗯?你的所有身家只有区区一万两不成?”
朱元璋笑道。
"错错了,皇爷爷理解错了,这是这个手势代表的意思……它指的是‘一千万两’!”
这一下朱元璋差点跳起来,“什么?咱耳朵没有问题吧?再说一次,究竟是多少钱?”
蓝玉也插话道:“或许是方才您说得太仓促?”
他同样难以置信。
面对二人一脸不信的样子,朱英微微一笑,“咱们都没有听错,也没有说差。
按照每十税一的比例,我每年须上交国家一千万两白银。”
他认真重复着。
顿时一片寂静——甚至说是彻底愣住了。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蓝玉,看着眼前的少年满不在乎的样子,仿佛听见有声音直接在耳边冷言:
“没错,两位不过是无知的小土狗罢了。”
尽管他们心中想反驳可实在无法做到:一方为国之永昌侯、另一边则是当今洪武皇帝,面对一千万两白银的事实,都哑口无言。
毕竟,眼下大明全国的税收换成白银不过五六百万两左右,并且时好时坏。
而现在仅仅一人一年就能带来一千万两收入?
任何人在听到这样的话都会发呆,觉得自身就像土狗一样浅薄无知。
半响,朱元璋缓缓调整情绪:这也实在太惊人了——身为帝王,自己竟然一年收入还不及孙儿!去哪儿讲理去?
当然好在他乃自己血亲后裔还好些不然脾气上来定会当场解决麻烦!
于是他问:“你这些话说得真,你有证据吗?”
朱英淡定地点点头,“当然有证据,账目不是一直在那儿清楚得很吗?”
“要是你还存有疑虑,不妨让户部的那些官员去核查一番,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应当不是难事吧。”
这句话刚落下,朱元璋便全然信服了。
可越是这样深信,他内心泛起的惊愕就愈发难以平息,刚刚平复的情绪再度涌上心头。
嗯,似乎有些地方不对头。
很快,朱元璋想起自己方才提出的捐款数额,好像正好是一千万两银子。
当即,他带着怀疑的目光看向朱英,问道:
“小子,这意思你先前答应的捐款本就是该上缴的?”
“从某种角度看,的确如此。”
朱英轻点了一下头。
朱元璋嘴角抽动,略显无奈地道:
“那你之前跟咱说要离开应天这些话不是多此一举嘛,岂不是脱裤子放屁?”
“你不懂啊,这里面是有很大区别的。”
朱英缓缓解释道。
"如果是自愿捐款的话,这一次过后就会有下一次。
一旦哪天洪武爷心情不畅或是手头紧张,
大概就会把我视作待宰的肥羊,不停地拿刀割我的油水用来充盈国库。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不跑呢?”
“若是转而改为缴纳理应上交的税赋,那性质就截然不同了。
首先,作为大明的子民、洪武爷治下的百姓,缴纳税收本是分内之事。
其次,不可能仅仅我一个人缴纳商税吧?到时将是全天下的商贾一同履行义务。
这样一来,洪武爷就不会只盯着我一个了。
况且征得商税后,赚得越多反倒更能让国库充裕。
这就相当于是给大明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