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要。
李承阳也懒得去分析一个在他看来连蝼蚁都不如的家伙临死前在想些什么。
相比之下,那个已经被惊得目瞪口呆的老教皇更值得花心思去研究。
虽然从来不觉得如今的大夏会败给西方诸国。
但乌班六世之前那句话说得很对。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教廷治下的西方诸国也确实不是佛国,那些个国王、教宗什么也不是罗尼沙和他手底下的这帮酒囊饭袋。
他们的战斗力绝对远高于佛国,和西方教廷的这一战,还是有些难度的。
主要还是战线太长,后勤补给是个巨大难题。
李承阳虽然知道远征西方不容易,但他之前也没想到会这么难。
光是从长安到奥斯丁堡,就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这还是只是自己和十三两个人,而且到的还只是教廷最东边的一个属国。
如果是几十万军队从大夏一路打到七丘……
从奥斯丁堡离开后,李承阳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灭掉教廷,将其治下所有土地和人口全都纳入大夏版图的既定策略是不会变也不可以变的。
但是可能得换个思路。
之前想得太简单了。
经过将近半个月的思考,李承阳其实已经有了新的计划。
要完成这个计划,花费的时间肯定远远不止三年。
但却可以保证大夏的胜利。
更重要的是完成这个计划少说也要十年。
甚至是更久,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实现大夏人口的爆发式增长。
如果按照先前的计划,在三年后对教廷全面开战,就算是打赢了,如今的大夏也没有能力在那么远的地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控制。
人不够。
没有人开发,再多再好的地,占了也是白占……
计划中最重要也最耗时的就是铺设一条能从长安直达花剌子边境重镇玉兹城的铁路。
只要这条铁路建成,就能源源不断向花剌子边境输送兵员和物资。
然后就可以逐步蚕食被教廷控制住的那些小国和领主。
等到这些地方也都被牢牢掌握在大夏手里之后,就继续向西延伸这条铁路,然后继续蚕食,继续修路,直到这条铁路可以将大夏的将士们送到教廷的核心地带……
这是个阳谋。
就算教廷的人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的计划也没办法。
有种你就主动发兵来打我!
可那样的话,背负超长战线所带来的补给压力可就不在大夏这一边了。
不主动来打我也行,那就拼国力拼发展。
国力不用说,虽然教廷几乎控制了花剌子以西的所有地方,但跟大夏比起来还是差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