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吗?
想到夏暖暖记忆里的夏家父母,夏暖毫不犹豫给出两个字,“偏心!”
老太太一愣,这语气和态度,不像是被偏心的那一个,“你在家是老大吗?”
“我是老小。”夏暖的目光盯在空气中的一点,“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十年前,街道派下乡名额,父母花了八百块钱给十七岁的大哥找了个临时工。
九年前,街道再派,十六岁的大姐哭求几句,父母又花了八百块。
八年前,家里没有适龄的,安静了一年。
七年前,街道又派了,母亲退休,给十六岁的二哥顶替了。
六年前,又安静一年。
五年前,父亲病退,给十六岁的二姐顶替了。
四年前,我十五岁,父母就给我报名了,三年前初春的第一批,我就来到这里了。”
老太太握上夏暖的手,“孩子,你竟然有父母?”
夏暖“……”
有父母很奇怪吗?老太太这是啥意思?
“我,我就是……”老太太轻拍夏暖手背,“我就是觉得你活的像个孤儿一样,多半不是夏家亲生的。”
“您也看出来了?”夏暖的嘴里扯起一抹微笑。
从六岁起,夏暖暖就开始做家务,七岁就包揽了家里所有家务活,十岁,煤、米、面都归夏暖暖搬。
十二岁起,夏暖暖又加了缝补衣服和跟着夏母糊纸盒子的活。
十五岁,仍然逃不掉下乡的命运。
夏暖替夏暖暖心疼,不怪夏暖暖很干脆的送出躯壳。
“不哭,不哭。”老太太心疼的接住夏暖眼角的泪水,“你想不想找亲生父母?”
她哭了吗?
夏暖抬起手摸着眼角,应该是夏暖暖的泪,她一个过客哭什么?不过就是替夏暖暖不值罢了。
“不想找。”夏暖轻轻摇头,如果真的心疼夏暖暖,怎么可能舍得把她送去孩子多的家庭里?
何况夏家就已经够她烦的了,可不想再多出一些极品家人来。
十岁后,她夏暖就习惯了没有亲情的孤单。
“好好好,不找,不找。”老太太笑着安慰。
……
十一点,夏暖在午休名单里,她叫离自己最近的喇叭帮她抬长凳子。
喇叭跑得比兔子还快,“暖暖姐,有大白兔吗?”
“有!”夏暖微笑,“谁也不能白使唤童工。”
长板凳又宽又沉,一大一小抬着气喘吁吁。
“我们来抬。”打欠条的两个人伸出胳膊接了长凳子。
“谢谢二位大叔。”
“客气了。”
卫生室里放下长凳子,夏暖进内室拿奶糖,喇叭得了大白兔欢快跑了。
两个大人扭扭捏捏说道:“夏大夫,我们还想打欠条。”
“可以!”给了两人纸笔,夏暖就进内室给两人准备东西,想来应该是主食没了,她给拿了挂面大米和鸡蛋。
另外又叫两人给老太太带上十个鸡蛋和两包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