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这就走了!”
说完,朱椟也不再多挽留,带着几个亲卫转身离去。
朱楠呆呆地目送着离开的朱椟,心头升腾起阵阵暖意。
按史书记载,自己的这位二哥名声一直不佳,被认为作恶多端、荒唐透顶。
可朱楠却认为,二哥并不是这种人,至少现在还不是。
眼前的二哥憨厚重情,虽然有些贪财,但绝对算不上残暴荒唐。
至于为何二哥后来落得如此名声,朱楠也说不清。
(Ajfb)不过他相信,这背后肯定发生过某些事情,这才导致二哥性格上的转变。
如果可能的话,朱楠衷心希望自己的二哥永远保持现在的样子,永远都不会变化。
差不多与此同时,奉天殿内传来一番对话。
“陛下,周王殿下已经返抵京城,眼下已被送入天牢。
沿途只有秦王一人前往探望过周王殿下。”
奉天殿中的侍卫正在向朱元璋禀报朱糖的行程情况。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微微颔首示意了解。
“你退下吧!”
“是!”
待侍卫退出大殿后,朱元璋不由得轻叹一声:
“总算是回京了啊。”
“不知道老大那边调查进展如何了。”
这些天表面上朝堂风平浪静,然而朱元璋心里明白,暗地里的斗争波涛汹涌。
满朝的公侯都在等着瞧。
等待结果的到来,等待着他给所有人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朱元璋自身也在等候。
等的是一个重要结论。
但这决不是出自三司的结果。
而是长子朱标带回来的结论。
时光匆匆,转眼间又过去了两天。
朝廷之上渐渐浮现出极为少有的平静氛围。
不管朱元璋,文武百官,或是整个朝廷的贵族们,都似乎忘却了凤阳那件事儿。
竟也没人提起有关朱楠的事宜。
但实际上朱元璋心知肚明,这不过是暴风来临之前的短暂平静。
明日便到了朝廷三司会审的关键日期。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众位官员这几天可谓是最忙碌的。
凤阳案的压力无人比他们的更大。
一边站着皇帝及其皇子,另一边站着满朝的大臣贵戚。
三司的这些官员必须查明事件,更要做出公平公正的裁定。
偏偏这个裁定极不好拿捏。
定罪太重则得罪皇上,定得太轻又招惹满朝大臣怨怒。
这让三司诸官如同走在钢丝上般战战兢兢,压力山大。
不过他们倒是查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朱昱五人的罪行一一记录在册。
实际上三司的官员都认为,朱楠诛杀朱昱等五人实属正当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