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先从受灾最为严重,条件最成熟的地区开始试点。”
“比如先在永安县修建一座中型水库,配套开挖几条主要的灌溉渠。”
“在武威郡,先疏浚几条淤塞的旧河道,再开挖连接绿洲的支渠。”
“积累经验,再培养人才,逐步推广至整个雍凉。”
林羽再次谈及了河堤的重要性。
“而雍州的水患,除了水量大之外,也与河堤年久失修有关。”
“加固河堤,不仅仅是简单的堆土。”
他走到沙盘旁,拿起几块小石子和泥土。
“堤坝的迎水面,坡度要缓,可以减少水流的冲击力。”
“堤坝的内部,要用坚实的石块或三合土作为骨架,外面再覆盖厚土。”
他一边说,一边用石子和泥土演示着堤坝的结构。
“堤脚处,更要深挖并加固,防止洪水掏空了根基。”
“甚至可以在堤坝上种植固土的草木,利用植物的根系,增强堤坝的稳固性。”
这些简单却实用的力学和工程学原理,是这个时代工匠们从未接触过的。
他们听得如痴如醉,眼中充满了惊叹和敬佩。
这位年轻的平西侯,不仅是在战场上无人可敌,竟然也懂得如此精深的营造之术!
“侯爷,您说的这些法子,真是闻所未闻!”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木匠激动说道:“若是真能照此修建,那堤坝定然是坚固无比!”
“只是……”另一位石匠面露难色:“修建水库和坚固河堤,需要大量的石料和三合土,这运输和烧制,恐怕……”
“材料的问题,确实是个挑战。”林羽点头道。“但,也并非无法解决。”
“石料,可以就近开采,雍凉山区并不缺石头。”
“至于三合土所需的石灰,我们可以寻找石灰矿,建立窑厂进行烧制。”
“至于运输方面,可以利用现有的河流,制作简易的木筏进行水运。陆路呢,则需要修整道路,甚至可以考虑制作一批省力的独轮车。”
林羽又补充道:“我还会让工匠营尝试改良冶炼技术,打造出更坚固耐用的挖掘和开山工具,提高施工的效率。”
他看向在场的工匠们。
“诸位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许多具体的施工细节,还需要仰仗你们的智慧和经验。”
“我可以提供思路和方向,你们负责将这些想法变成现实。”
“我需要一批有能力,肯钻研,也愿意学习新东西的工匠,来负责各个工程的技术指导。”
林羽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一位名为路绍的中年工匠身上。
此人沉默寡言,方才却听得最为专注,眼中总是思索之色。
“路师傅,你似乎对这些营造之术非常感兴趣?”林羽问道。
路绍愣了愣,连忙躬身:“回侯爷,小人……小人只是觉得侯爷所言,匪夷所思,却又……又似乎蕴含着大道理,心中有些简单的想法,却又说不清楚。”
“无妨,畅所欲言就是。”林羽鼓励道。
路绍犹豫片刻,才开口道:“小人觉得,侯爷所说的水库蓄水,如同建起一个大水缸。可堤坝要承受巨大的水压,特别是底部,压力最大。或许……或许可以将堤坝的底部建得更宽厚一些,形成梯形,这样会不会更稳固?”
林羽心中惊讶。
这个路绍,竟然无师自通,领悟到了重力坝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