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 第59章 对当前形势的看法(第2页)

第59章 对当前形势的看法(第2页)

对此,谢太后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皇孙年幼,不必急着登基。

看到赵基,谢太后本有些不悦,但想到今天是喜事,便忍住了。

她已不再相信外人。

朝中大臣没几个可信,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明军更不可信。

明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比当下大宋强太多了。

中央军一到,大宋的土地上就多了一支庞大且不受朝廷节制的力量。这事对谢太后来说简直无法容忍。

自从中央军离开临安后,谢太后就一直琢磨怎么限制这支势力。她一面让随行的三百禁军频繁打听中央军的情况,一面跟大臣们合计各种对策。正好高君将军也提出了个计策,跟谢太后的想法一拍即合。

趁着大明的中央军与蒙古大军激战、两败俱伤时,让大宋的五千黑云军去捡便宜。也就是常说的“渔翁得利”。

机会说来就来,现在中央军眼看就要跟蒙古骑兵开战了。再调兵已经来不及,谢太后干脆豁出去,把临安城的所有禁军都派出去,火速赶往战场,想搞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

刚开始,谢太后心里还有点忐忑。怕禁军一走,蒙古骑兵会绕过健康城直接偷袭临安。毕竟此时真有支蒙古骑兵到了清戈江附近,离临安也不算远。

虽然从道理上讲,这支蒙古骑兵不太可能进攻临安,但谢太后还是有点担忧。自从黑云军出发后,她一直神经紧绷。

随着黑云军推进,不断有探子回传清戈江那边的战况,情况越来越明朗:清戈江附近聚集了十五万大军,正往阴山方向移动。

听到这个消息,谢太后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蒙古军没往临安这边来,至少目前临安是安全的。

刚刚又收到高君将军的消息,说蒙古人的注意力全被中央军吸引了,正在往阴山方向围攻。朝廷的黑云军则在旁边观察局势变化。

看到这样的消息,谢太后有点难以置信。就在几天前,大宋朝廷还笼罩在一片绝望中呢……

朝里的大臣们都跑光了,连谢太后自己都想过如果临安失守,该如何保全最后的体面。那时的谢太后真的快撑不住了,甚至都没心思再去管贾似道的事了。

那阵子,人的心情简直跌到谷底了。没想到忽然间,皇上竟跟另一个世界的大明皇帝搭上线了,还借来了十万大军。这下子,大宋的形势一下就扭转过来了。

蒙古骑兵虽然厉害,但真正能打的兵力也不多,而且伯颜已经带一部分主力回去了。剩下的只是些投降过来的步兵,跟蒙古的精锐骑兵一比,差得远了。只要大明的军队能挡住蒙古人的进攻,大宋就能喘口气了。

谢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后,知道南方有不少忠义之士正组织队伍北上支援。等他们的部队到了,那些大明借来的军队也就不用了。

其实,蒙古和大宋打了几十年,现在的局面不过是些误操作造成的意外罢了。要是南方的援军赶到,完全可以和蒙古对峙很久,说不定又是十年、二十年。

在这期间,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国家了。可谢太后心里清楚,到时候大明的军队可能会成为大宋的威胁,他们在建康驻扎得太近了,随时都可能威胁到临安。想收拾他们却又不容易。

如果真发展到那一步,那就很麻烦了。想到这些,谢太后觉得与其到最后被迫反击,不如早点下手,给大明的军队制造点麻烦。毕竟国家之间哪有什么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谢太后看来,大明的军队一出现就在损害大宋的利益。所以她一直盘算着怎么对付这支军队。还好她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一切都在按最初的设想发展,很快就有好消息传来。

从这一刻起,大宋就要崛起了,谢太后能不高兴吗?

高君将军的消息传来后,谢太后立刻安排宫里的所有宫女行动起来,甚至整个临安城都做了不少准备。

到时候高将军带着大明军队的败兵回来,城里自然要热烈欢迎。

至于大明的军队舒不舒服,那就不知道了。但至少大宋朝的大臣们看到这种场景,肯定会信心满满,团结一心。

多年以后,当宋朝再次强盛时,回想当年临安发生的事,肯定也会感慨当初的果断之举。谢太后想到这些,心里美滋滋的,连看着皇帝都觉得顺眼不少。

“皇帝!咱临安的黑云军都在抗蒙打仗了!”

“清戈江那边还打了大胜仗!”

“宫里现在张灯结彩,就是为了庆祝嘛!”

如今宫里的气氛轻松了不少,谢太后也只能把这份喜悦告诉皇帝了。

赵基听了太后的话,心里有点纳闷:“这么快?”

自从遇到朱雄英后,他对大明的军队一直很信任。他也相信朱雄英能顺利完成任务。不过临安到建康也有距离!难道朱雄英这么快就到了建康?

赵基疑惑地问:“莫非朱雄英的十万大军已经击败蒙古人了?”

“那可太好了,得好好庆祝一下。”

谢太后听了这话,简直无语凝噎。她刚才明明说了是宋军在清戈江获胜,这赵基怎么就理解成朱雄英打赢了呢!

谢太后深呼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是我们宋军打了胜仗,你别老想着明军了。”

“朱雄英的能力实在一般,想跟蒙古骑兵正面交锋很困难。要是他乖乖绕远路去建康躲起来,蒙古人未必打得进去。可他们偏偏选了山路,直接闯进蒙古骑兵的包围圈里去了。”

“现在估计已经惨败回来了!”

如果不是因为身份特殊,谢太后都想笑了。她其实挺期待明军遇到麻烦的。但赵基听完后皱眉不信:“不可能吧!朱雄英那么厉害,怎么会输给蒙古军呢?”

“而且他答应过我一定能赢。”

“既然他答应了,我觉得他能做到。”

谢太后震惊了:赵基身为皇帝,为什么对朱雄英如此信任?难道他不知道明军的强大对宋朝没好处吗?

谢太后忍不住扶着额头,对赵基真是无言以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