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儿这么选,是因为这地方既是条要道,经过时还能顺便祭拜一下埋在这的岳飞。不过呢,这山道对普通行人来说够宽敞,可对于大军来说,就显得窄了些。
朱雄英下令让中央军进山后,中央军们挥舞刀剑,把路两边的小树都砍了,硬生生开出一条十几米宽的大道。这叫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就是这么个理儿。
走在后头的陆秀夫瞧见这宽得惊人的大道,心里直嘀咕:这些中央军还真是勇猛!大明朝是不是到处都是这种莽汉?打仗的时候难道都不用计谋,也不远程射击吗?就是两队人马一见面,直接冲上去肉搏,看谁的铠甲结实?回想起来,确实挺像这么回事。
陆秀夫心想,大明朝估计没多少计谋可用,不然也不会做出这种笨拙的事。看来前面的中央军应该是下山了,可能已经跟蒙古的贺冲打起来了。有好戏看了!
岳家村后的阴山不高,原本只是条南北通路。如今经中央军拓宽后,行军速度快了不少。
等陆秀夫带着三百禁军爬上山顶时,前面的中央军已有部分开始下山。只是人数太多,前头的部队下去了,后面的大部队还在陆秀夫不远处的山顶上。
成千上万人的队伍从山顶蜿蜒而下,直达山脚,阳光照在红盔红甲上,宛如一条巨大的红色长龙,壮观得很。
“这大明皇帝真是蠢!”陆秀夫感慨。
在他眼里,中央军太笨,完全不侦察敌情,就这么直愣愣往前冲。前方贺冲带着三万骑兵等着呢,他们居然毫无察觉。要是蒙古人有耐性,等中央军半数走出山谷时突袭,那简直是场灾难。
首先,中央军翻过这座大山,已经筋疲力尽,再遭袭击,那就更惨了。
嗯哼,蒙古骑兵养精蓄锐,双方一交手,实力立刻分出高下。
再说中央军后头的队伍还困在深山里,要是蒙古军发起攻击,他们就只剩五万人了。
五万对三万,中央军在人数上没了优势。
最关键的是,主力刚从山路上下来,根本来不及布防。一旦受袭,必定大乱。这时候退也不是,进也不是,很快就会崩盘。
唉!
越想越觉得明军指挥不当。
首先不该选这条岳家村的路。
就算上了山,也能派侦察兵下去探查,只要有点马,就能知道下面不远处有蒙古骑兵。
得知敌情后撤退就行,哪来这么多麻烦。
可现在看中央军这样子,显然是不知道下面有蒙古骑兵。
可惜!
不管怎么说,中央军也是汉人,眼看他们陷入险境,陆秀夫心里总觉别扭。
不能再等了!
见此情形,陆秀夫也急得不行。
在这山上什么也做不了,等会蒙古骑兵冲上来,他也只能干瞪眼。
看来得赶紧救明军,也去帮一把!
前面的路全被堵住,下不去。
找了半天,陆秀夫找到一条小道,对几万大军来说太窄,但对他那几百人正合适。
一路猛跑,陆秀夫带着三百人迅速下山。
走到山脚时,正好远远看见高君的部队。
黑衣黑甲,藏在山脚,离得远了还真看不见。
这是大宋禁军里的黑云都,最后的底牌了。
见到黑云都,陆秀夫赶忙与高君会合。
第一眼看到这支军队,陆秀夫没感慨其强,而是惊讶数量,居然这么多。
“高将军,这支黑云都怕不止五千人吧!”
“临安现在就剩几千人了,你是不是把所有禁军都带来了?”
陆秀夫完全被高将军的举动惊到了。
在岳家村时,高将军只说太后给了他几千人马。
当时陆秀夫手上也就只有一两千中央军。毕竟临安城里的禁军原本就只有六七千人。
让出这一两千人已经很不容易了。
可如今高将军居然把临安所有部队都带出来了。
这样一来,临安岂不是成了一座空城?
这时候,五千黑云全都离开了,只要随便来支蒙古军队溜达到临安,就能直接抓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