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身旁的陆秀夫,高君严肃地说:"我承认,明军有些本事很神奇。"
"但打仗还是得看实际,得看清这支军队的真实实力。"
陆秀夫摇头道:"不可能!你没看到明军中央军的铠甲吗?比我们很多将军的都要好。"
"装备十万大军,就算把大宋所有银子都投进去也不够。"
"这样的军队去打蒙古军,肯定轻松得很。"
可高君的想法完全不同:"明军的铠甲确实不错,但也有不少问题。"
"首先,他们十万大军全是步兵,跟蒙古军打简直就是活靶子,单这一点就让明军胜算渺茫。"
高君说完后,陆秀夫愣住了,一时半会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反驳。
一直以来,他对大明军心存敬畏,所以从未深入思考过这支部队的具体配置问题。此时被高君点破,他才猛然意识到,大明军确实全是步兵。
虽然陆秀夫是个文官,但他的职责涉及军事事务,对历史上的事也有一定了解。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屡遭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却始终未能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原因就在于这些游牧民族坐拥大量骑兵,与中原步兵作战时占据明显优势。
从古至今,草原骑兵对中原步兵都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到了蒙古帝国时期,这种差距达到了极致。
那时,蒙古军队研发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复合弓,射程可达三百米。再加上蒙古人普遍身材魁梧,南方人即便能造出同样威力的弓箭,也难以拉开。
可以说,马匹和弓箭是蒙古帝国克敌制胜的两大法宝。
当蒙古军队遭遇敌军时,会立即展开远程打击。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他们都伴随着箭雨。面对这样的对手,南宋毫无办法。蒙古军与宋军在野外遭遇时,并不会直接发起冲锋,而是派出小股骑兵进行试探。
如果效果理想,后续主力才会跟进;若试探失败,则迅速撤离。若敌人追击,就会立刻落入伏击圈。箭如雨下,转眼间就能重创追击者。而若对方试图逃窜,蒙古骑兵则会紧追不舍,持续骚扰直至全歼。
如今,大宋已全面转入防御姿态,这都是拜蒙古人所赐。实际上,大宋也有少量骑兵,但主力军仍是步兵。通常情况下,这些骑兵只是辅助步兵作战。
一旦步兵与蒙古骑兵正面交锋,往往会被打得抬不起头。这些蒙古骑兵根本不给近身搏斗的机会,步兵追击时速度又赶不上他们,而且对方还喜欢回身射箭,导致追得越急,伤亡越大。
陆秀夫听完高君的话,也没刚开始那么有信心了。
"对!咱们的中央军确实没骑兵。"
"守城应该没问题。"
"但要是想消灭附近蒙古人,可不容易。"
高君皱眉叹息:"不仅如此,我都没看到中央军手里有弓箭。"
"没弓箭,连守城都难。我觉得到时候他们表现可能还不如咱们大宋普通军队。"
"表面上挺好看,实际上一碰就碎,装备虽好却不管用。"
陆秀夫平时都在处理朝廷事务,从没上过战场,也不太懂军事。开始时没发现中央军的问题,经高君提醒才惊出一身冷汗。
"这不太可能吧!"
"如果中央军待在城里不出来,蒙古人应该也拿他们没办法。"
陆秀夫迟疑地说:"不行,弓箭太重要了,我们得想办法给他们弄些弓箭来。"
后方大宋禁军还在商议中央军装备时,前方中央军突然停下,斥候紧急回报消息。
朱雄英不明所以,命令全军暂停。
看着气喘吁吁的斥候,朱雄英低声问:"前面怎么回事?"
他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倒不担心,之前查过资料,知道如今蒙古四处出击,大部分兵力往欧洲去了,亚洲这边分三路攻打陈朝、宋朝和高丽。
主力战后回去了,大宋境内蒙古兵力不多,构不成太大威胁。
难道遇到了蒙古骑兵?朱雄英心里猜测。
不过眼前斥候表情奇怪,缓了口气说:
“启禀皇上,前头村子出了怪事!”
“我们琢磨不透,特来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