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瀚海驭风 > 第114章 钓鱼数据包(第3页)

第114章 钓鱼数据包(第3页)

另一位来自北方资本驻沪代表冷冷地笑了一声:“我就说那批塔筒和桨叶系数根本不合理。还说是算法优化……现在好了,‘顺滑’得一塌糊涂哦~”

“所以你们要撤?”盛景资本的合伙人轻声问道。

“不急撤,但扩募肯定要缓一缓。我们在Pre-B那轮上的份额不多,最多先要求审计重审吧。”

会议尚未开始,主办方的联合管理合伙人就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对。

他立刻召集几位主要出资人,在会议室外的一个独立茶室展开了非正式讨论。

“你们手里有‘海沣系’那边份额的,今晚前最好重签一版风险备忘录。”他语气克制,“远能数据虽然没指名道姓,但这火烧得太蹊跷了,行业里谁在搞模型模拟,大家心里都有数。”

一位习惯于冷眼旁观的资深LP轻声问道:“远能究竟是谁背后的人?为什么现在突然下手?”

无人作答。

只有一位入行多年的产业顾问轻轻放下手中的普洱茶杯,语气悠远:“那是晨曦风电的影子部门,他们可从来不说话,但一旦说话,就意味着后面要动真格的。”

有人不信邪:“说得这么瘆?谁不知道现在晨曦和海华正在互相掐架呢!到底是现在行业风气不太对,听说鑫风——”

却被人立马打断:“嘘,闭嘴,这能说?”

人当然总是期待好的,就在他们抱着幻想时,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

海沣基金总部会议系统紧急推送了一条“高优先级”指令:因外部市场监测机构发布相关SCADA系统技术数据风险提示,请本部资产评估部、项目投研部、基金合规部三方于10:30前集中至二层小会议室,听取“管理合伙人临时指令”

十点半,海沣基金二层会议室,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灯光略显压抑。

吴俊豪穿着一件深灰色高领衫,靠在会议桌末端的真皮座椅上,左手无意识地敲着桌子。

他一言不发,只盯着投影仪加载完成。

十秒后,晨能数据的那份《一致性初探报告》赫然出现在屏幕中央。

“这是他们放出来的第一张牌,”他开口道,语气平静,却透着某种蓄势待发的愤怒,“假数据、顺滑模型、估值失真……每一个词都精准击打我们的敏感点。”

“他们想干嘛?”投研部负责人忍不住问,“这不就是在引导LP恐慌吗?”

“恐慌是副产品,”吴俊豪冷笑,“主产品是逼我们撤资、逼我们自断血脉,逼我们在LP面前失信。”

合规部一位老法务轻声补充:“晨能虽然没指名,但根据我们内部梳理,短期内可能受牵连的,是那只用了‘提前模型包’的基金项目。”

“误伤个屁。”吴俊豪突然抬头,目光如刀:“他们是知道我们在用那个数据包,才下的这手棋。他们在等市场恐慌先动,再由LP侧发难。”

他沉默了几秒,随后迅速下达指令:全面冻结Pre-B轮扩募议程,改为“技术风险澄清期”,由内部主导发言权,避免外界先声夺人,坚决不让市场先入为主。

成“数据一致性专班”,由三人小组重新审视建模逻辑,必要时邀请境外第三方审计机构介入,释放“我们也在自查”的信号。

向核心LP定向发送一份“投资稳健预警通告”,明确指出:“近期某行业舆论异常活跃,海沣已就资产真实性展开主动验证;请LP保持信心,不建议擅自减配,以防错失项目价值修复机会。”

风控部补了一句:“要不要反咬,直接指控晨曦的数据干扰行为?”

“现在指控他们,就是承认我们用过‘被污染的数据’。”吴俊豪缓缓起身,目光阴鸷,“我不会给他们揪小辫的机会。”

他低声道:“现在的局面,叫‘系统性信任测试’,谁先露怯,谁就出局。”

会后,海沣迅速发动外部媒体资源。一连串署名“能源研究者”的社交账号在微博和专业社群发出看似偶然的帖子:

“晨曦系统闭环盲区严重?”

“自研建模是否缺乏外部验证?”

“国产SCADA是否真正可控?”

一场由数据导火的资本反噬,正在朝着“信息非对称制造者”的方向蔓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