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摇了摇头,答道:“没有白发之人。这两人大约年岁不大,一个白衣胜雪,一个墨衣似漆,形同黑白无常。"
朱高燧当场呆住。
原本他还以为,那日在拍卖行中独闯重围、血战四方的神秘剑客与自己有所关联。不料现在看来,手下遭遇的竟然是另一批高手——这些人武功惊人到让锦衣卫毫无招架之力!
常年累积的办案直觉让他顿时明悟:这两个人也定与朱高焱有莫大关联!毕竟,打晕锦衣卫的目的,显然就是帮着那小子清除耳目!
天啊!
这一层念头闪过脑海,朱高燧顿觉脑袋轰鸣不止。
如此说来,老四那家伙身边到底还有多少神秘力量隐藏未现?这些强者又从何而来?
想到此处,他烦闷至极,只得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回去休整洗漱。。。
转眼间两日即过,眼看回京日期临近。前一日,朱高燧已将一切安排妥当。
由梁王所率十万大军押送着数百囚车沿路向南启程。每一辆囚车内关押的人全是从拍卖会现场抓捕而归的江湖豪杰。
至于自己带来的五十门三筒大炮,则暂时留在开封城内。毕竟此物太过笨拙,只能依靠人力推动前行速度迟缓,一旦带上会影响整个军队的行军效率。
另外,他还特意为朱高焱单独准备了一辆舒适马车。路途遥远,他怕朱高焱经不起颠簸之苦。
日光渐升,东方破晓,云开雾散。
随着连绵不断的三声鼓响响起,整整十万铁甲之师齐齐汇聚成阵。军容严整、精神振奋地穿过开封主街道。
就在距城门还有几百米距离之时,走在前方的朱高燧突然拉住缰绳放慢了脚步,随行军士也随之减速徐行。
与此同时,在后方的朱高焱坐在马车中正闭目养神之际忽感不对劲,掀开帘幕探出头张望周围景象,结果眼前一幕也让他倍感意外。
只见大街两侧人群熙攘犹如翻腾海洋般密布。所有百姓无不伸长脖子凝神注目,眼中盛满了敬仰及感激之情。
恰在此刻,周文翰来到马车近旁抱拳一礼,对朱高焱开口道:“梁王殿下,闻知您即将回京,城中众位百姓纷纷前来送别,满心留念难舍离去。"
听着这一番话,朱高焱内心隐隐泛起些许感动涟漪。果然自古真理不变:赢得民心便可获得天下,这句话确实一点没错!
随后,周文翰再度把目光投向道路两旁围观送别的百姓们,朗声疾呼:“各位乡亲父老!"
"想当初,这段日子的开封城简直乱成一团糟,闹市空荡无人敢踏足。"
"而今局势重新回归平静安稳,咱们终于又能安乐无忧度日。"
"大家来说说看,又是谁拯救了我们,替咱惩治那些暴虐之徒呢?"
话音刚落,早已守候在一旁的无数开封民众无不激动万分振臂高呼:“多亏梁王殿下啊!若非梁王殿下鼎力相助,咱们哪有今日安宁生活?"
更有甚者跪倒磕头大喊:“愿梁王殿下福寿安康,千岁千岁!"
马车徐徐经过处,但见两旁民众无不是泪盈于眶,群情沸腾激昂一片。
一些胆子大的民众,差点就要冲散了马车旁护卫的士兵,就为了瞧一瞧朱高焱的样子。直至队伍彻底离开城门,人们依旧在大声欢呼:“梁王殿下英武!""明军英武!""大明威严!"呼喊声震天响,久久不能平息。
然而,有人欢喜便有人愁。此时,朱高燧心中充满了不悦。那么多百姓,难道眼睛都不好使?我就站在那儿,活生生的大活人,你们居然视而不见!大家都喊什么明军英武、大明威武,就没个提我的?太不公平了!风头全被那个小子抢去了。朱高燧满腔愤懑,甚至感觉空气都有了存在感,比自己还显眼。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出城后,他仍旧来到马车旁边,撩起帘布,小心地说道:“四弟,咱们在路上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这次,咱们抓了各大帮派的头目和重要人物,他们的人绝对不会就这么算了。"
"说不定会在半道埋伏,劫走囚犯救人。"
朱高焱点点头回答:“你所说的情况不是可能发生,而是极有可能发生。谨慎一点没有坏处。"
"不过,有我在,绝对让他们得逞不了!"
听到这话,朱高燧轻哼一声,在心里想:老四啊,别把话说太满。
论点子诡计,三哥或许略逊一筹。但如果要说指挥千军万马,临敌决胜的话,你还差得太远呢。
江湖上的各个帮派,如果他们敢来救人都好,若是不敢,那也就罢了。要是真的敢前来侵犯,本王爷必定要狠狠教训,叫他们有来无回。
队伍前进的时候,朱高焱却在思索另一件事情。想起在紫兰轩时,孩子曾经告诉过他:包括轩辕祖器、天丛云剑在内,世上共有七件神器。得到其中一件,注定能够主宰一方土地的命运。
最初得到天丛云剑时,就让其掌握了倭国群岛的权柄。
如今轩辕祖器也在手中,是否预示着他即将成为中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