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朱元璋:这个穿越者真敢说啊! > 第16章 海禁弊端重开市舶司(第2页)

第16章 海禁弊端重开市舶司(第2页)

朱元璋挑眉:“既然你知道,为何还说胡闹?”

朱标也皱眉:“求死之道?”

陈锋对海禁之策深痛恶绝,言辞也相当的犀利,毫不客气道:

“第一,海禁对防范倭寇乃是治标不治本之策,与其海禁阻止倭寇进入大明,不如发兵剿灭倭寇…说倭寇行踪难寻?呵呵,难道不会直捣黄龙,杀入倭国本土,逼迫倭国国王召回这些倭寇…毕竟,这些倭寇有大半是倭国幕府培养的黑手套。”

“第二,国内物资匮乏,海禁非但不能解决,反而会造成大明手工业萎缩,百姓生活艰辛。毕竟,海外市场广袤,若能加以利用,将会是大明又一重要财政来源之地,比之大明国内市场有过之无不及…”

“第三,陛下海禁真的就禁海了吗?不,并没有,陛下的海禁只禁足了那些底层的海商,他们没有什么人脉资源,不敢违抗朝廷命令,海禁过后他们生活会更加困苦。而便宜的却是某些权贵士绅,他们掌握着雄厚的财力与重大话语权,陛下的海禁政策刚好有利于他们垄断海洋贸易产业,赚得盆满钵满。而这无疑会加重阶级矛盾。”

“第四,长期的海禁会导致大明与世界脱轨,社会制度、文化水平、科技水平将会全面落后世界。海外各国都在不断地互相贸易、互相交流、互相争夺、相互进步…逐渐强大。而大明却闭关锁国,自以为是,最终会发展成为畸形文明。”

一口气说到这里,陈锋眼神幽幽:“陛下可知其他时空,取代大明的大清王朝是如何灭亡的?”

朱元璋与朱标已经被陈锋刚刚的话说得心神摇曳。

闻言父子俩下意识地问:“如何灭亡的?”

陈锋龇牙:“闭关锁国,自以为世界中心,世界强国、天朝上国,当海外列强用武力强行打开国门之时,大清才发现,世界变了…大清成了最为落后的文明。只能任由海外列强随意欺凌,割地赔款成了王朝苟延残喘的唯一方式…最终灭在‘落后’二字上!”

“在后世有一句话很有名气,是一位伟人所说:落后就要挨打!”

“陛下也想落后吗,也想挨打吗?”

朱元璋脸色一阵变换。

朱标也心神震动。

而陈锋却乘胜追击,淡淡道:“而若主动拥抱海洋文明,拥抱世界…以大明如今的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将会在未来占据世界最大的一块蛋糕。”

“而这或许是打破大明两百七十六年的国祚宿命的唯一出路…拥抱世界,走向世界!”

“当然,说这些显得太空太遥远…那我不妨说点开海禁最直观的好处!”

“银子,源源不断的银子…大明只要愿意重开海禁,世界各地的银两将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明,大明将会很快富足无比,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王朝。”

“一旦有了足够的资本积累,往后大明走向繁荣还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

“更何况,这些银子朝廷不要,却是被某些人拿了,拿得心安理得,拿得神不知鬼不觉。”

“之前我与陛下便说过,大明末年朝廷穷得叮当响,可那些个权贵士绅却富得流油,他们的钱从哪里来的,有大半都是通过海外贸易走私得来的!”

“而海贸走私即便放在当下,也多不胜数,陛下若想查,定然不难。”

最后,陈锋总结:“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是反对海禁的,这是一个让国家走向灭亡之路的政策。”

“而大明的市舶司也不该空置,该开起来了,它一定会给陛下一个大大惊喜的!”

说罢,陈锋不再多言,闭目养神起来。

今天也是说到兴起,陈锋才多说了些。

毕竟,这关乎重大。

想要让大明百姓都吃饱穿暖,还得看海外啊。

杂交水稻陈锋觉得自己是没办法一下子弄出来的,那么唯有将希望寄托在海外贸易上,希望能从海外获得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粮种。

当然,这些陈锋没说出来,害怕给了朱元璋希望,但又难以得到,让其失望。

此时此刻的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俩依旧沉浸在陈锋的话语之中。

海禁意味着走向灭亡?

世界很大,海外有列强?

开海贸,得繁荣?

海禁、被垄断、国家走向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这些话语在父子俩脑海中闪过,让他们的固有观念受到了冲击!

最后,朱元璋凭着对陈锋的信任,直接道:“此事交由你来办?”

陈锋:“……”

陈锋自然连忙拒绝:“我不干,也干不了,我如今事情多着呢,身份证刚弄好样板,银行那边事情也多,复合弓也在加紧制作,连太医院那边也要时不时去一趟…真的没时间!”

“另外,重开市舶司这意味着要动许多人的蛋糕,我这人微言轻的,搞不好就被人偷偷弄死了…我不干!”

“陛下若真想开海贸,重开市舶司,收取海关税,那得找一个身份地位高,有权有势,还靠谱的人来干。”

说着,陈锋就看向太子朱标。

朱标一愣,指了指自己:“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