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所不知,这上万名百姓竟齐齐跪下,只为感谢李大人的恩德!”
众人目睹此景,无不震撼,似见万民俯首,其情其态皆显诚意,绝非勉强所致。
京城之内,流言四起,谓李大人收受巨资,为官不清。
然百姓闻之,自发聚集,齐齐下跪,欲以此昭告天下,李大人实乃清廉典范,为大明难得之正直官员。
刘瑾闻之,深深呼吸,凝视朱厚照,满心激动,语气真挚地道出心中敬意。
朱厚照与众臣闻言,皆陷入沉思,心头翻涌,难以言表。
虽未亲历,却能感知场面之震撼与感人至深。
“父皇所言甚是,百姓最懂感恩,谁对他们有益,他们心中自明。”
朱厚照稍作停顿,感慨道:“唯有如李卿这般心系黎民的官员,方能得到百姓衷心支持。”
谷大用等人心悦诚服,连连点头。
李长生之名,令内廷诸人均钦佩不已,确是少有的能让内侍敬重之人。
“陛下可知李大人面对此情此景时说了什么?”
刘瑾神情崇敬,缓缓开口。
“他说了什么?”
朱厚照亦好奇追问,谷大用等人亦将目光投向刘瑾。
“李大人称自己一向独居惯了,陛下赏赐的五万余两银子,他根本用不到。”
“若非陛下坚持赐宅,他仍会住旧屋。”
“其双亲早逝,深知民间疾苦,故将这笔银钱尽数换成米粮柴火等日用品,赠予北城贫民,仅愿略尽绵薄之力。”
“但切莫感激他,要谢就谢陛下!”
“因这些银子本是陛下所赐,他不过是转赠众人而已。”
“你们应铭记陛下恩德,常怀感激之心!”
刘瑾语重心长,满含深情。
朱厚照及谷大用等人听罢,皆愣在当场,未曾料到李长生竟将功劳全推给陛下,使百姓感恩于陛下。
“百姓听后,先是一阵沉默,继而齐声呼喊:多谢李大人恩德,多谢陛下恩德!”
刘瑾逐字吐露。
“得李卿如此忠臣辅佐,朕何忧大明不兴盛?”
朱厚照满面激动地说道,心中已被李长生的话语深深打动。
他原以为李长生作为锦衣卫的一员,竟这般清廉,才起了怜悯之心,赐予五万余两银子。
岂料李长生却将这份功劳全归于他,使得他赢得京城百姓的拥戴与敬重。
李长生本可不必如此,也不必这么做,即便朱厚照自己,也未曾想到他会这样做。
刘瑾再次向朱厚照道贺,谷大用等人亦跪下行礼,齐声道贺。
他们自省,若换作自己做出类似之事,恐怕早已将功劳揽在己身,而不会归功于陛下。
正因为做不到,他们才愈加钦佩李长生。
“好了,大伴,起身吧,速去锦衣卫北镇抚司见李卿。”朱厚照笑着挥手说道,“将朕之意转达,并带上参、灵芝、首乌。”
刘瑾领命离去后,李长生来到北镇抚司门前。
守卫的锦衣卫校尉见状,立刻以崇拜的眼神跪拜并高呼“拜见大人”。
显然,李府外发生的事已传至北镇抚司,缇骑们对李长生的态度也从尊敬和敬畏转变为崇拜,视其为神明。
李长生示意免礼后步入其中,直奔演武场。
此地乃镇抚使习武之所,非外场可比。
如今,这里成了血刀卫修习之地。
不久,他便抵达演武场,看见沈炼等五人盘坐打坐,五百名血刀卫则在一旁静候。
显而易见,沈炼等人趁李长生未到之时加紧修炼。
沈炼等五人与五百血刀卫皆沉浸于修炼,外界之事全然不顾。
李长生立于其间,见众人勤勉修持,嘴角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