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朱元璋观察着文武两方的不同表情,他轻轻挥了挥手,身旁的朱标当即走上前,站在十二道御龙神道旁,面对文武百官大声宣告:“经锦衣卫查明,户部尚书赵勉、左侍郎刘安以及司务杨译述等人秘密图谋不轨。
得知此事后,陛下震怒不已。
昨日即命令曹国公李文忠率领千名金吾前卫军前往户部衙门逮捕涉案之人并押送至诏狱以待审问。
然而赵勉等人心知事败,反而于皇城内动刀兵,妄图闯入武英殿行刺陛下。
关键时刻,曹国公果断出手,亲自指挥手下战士迅速歼灭叛乱分子。”
他进一步声明,这起事件今日公开告知所有大明官员。
"希望大家都能以此为鉴,忠诚于陛下,忠诚于国家。
若有人意图效仿赵勉等行为,则必定难逃雷霆之罚,自求苦果。”
最后强调说:“大家切莫存有侥幸心理!”
朱标的言辞落下后,全场陷入了短暂沉默,寂静如同荒野般令人窒息。
众人心里清楚得很,分明是因不满户部抵制自己的要求,朱元璋恼羞成怒派亲信将赵勉等人屠戮于户部门外;可眼下却反戈指责死者密谋叛乱,并在皇城发起战斗。
老天作证啊,赵勉他们不过一群文质彬彬的读书人,恐怕连只鸡都没力气杀,更何况袭击如你这样精明强悍的洪武朱元璋!
还有那堆银两!昨天很多人亲眼目睹了李文忠发动攻击之时地上铺满了白花花的银子。
这一切说明什么?显然,您朱元璋已经找到了创建海军的资金,觉得赵勉这些人无用还添麻烦,于是痛下狠手。
说到残酷无情,还真找不出比您更胜一筹的人物了——您朱家帝王果然刚烈果断!
另外,那位平日温文儒雅,素有仁君风范的皇太子朱标此刻也面无惧色地道出了这样冠冕堂皇却经不起推敲的话,真令人刮目相看。
不愧是朱元璋的儿子!
当然,这些念头仅仅是群臣内心的感叹而已,无人敢公然表达,哪怕一句也不行,因为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可是上面的朱元璋注意到群臣对太子话似乎无动于衷时,脸庞渐渐阴沉下来,声音冰冷低喝:“你们是不是觉得咱(太子)所言不可信?”
顷刻间,一股凌厉逼人的杀伐之意直扑百宫,所有人都慌忙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重新俯身跪拜:“臣等愿遵从殿下训谕。”
“臣等必当谨守殿下教诲!”
“臣等遵命于皇太子殿下!”
朱标目光落在他们身上,带着一抹笑意说道:“诸位请起。”
随即退至鎏金龙椅旁,安靜立于父皇身侧。
这一次无须朱元璋提醒。
一众文武官员在朱标话语甫落后迅速起身。
朱元璋对此前事情再未提及。
"今日,朕尚有一事宣布。”
朱元璋高声道:“汤和!”
左方武将勋贵队伍中,位列第二的汤和迅疾出列,走到十二道御龙神道之下,单膝跪地行礼道:
“臣汤和,在此。”
“即日起,特命你为大明海师大都督,总管海師各项事务。”
朱元璋沉稳发声。
汤和当即转换为双膝跪地,重重叩首道:“臣,感念陛下隆恩!”
“嗯,退下吧。”
“臣谢陛下。”
汤和站直身体。
"后日,你启程赴福建择选精熟水性的精锐士卒组建大明海师坚实基底。”
“臣敬遵圣命!”
“退下吧。”
朱元璋挥手示意。
汤和弯身退归队列,周遭武将勋贵皆低声祝贺。
汤和虽弯腰却难掩满脸喜色。
朱元璋目睹这般情形,并未喝止,他深知这些军人的本性懒得过多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