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知道,接手棉纺二厂是个巨大挑战,但她骨子里的那股倔劲也被激了出来。
当晚,她见到了薛秘书的大姨。大姨是个朴实的老工人,提及工厂如今的困境,满是忧虑与无奈。
从大姨口中,姜宁了解到不少厂里的实际情况,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陈旧的管理模式以及工人们低迷的士气,都让她眉头紧锁。
然而,姜宁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要想让棉纺二厂起死回生,必须打破常规,大胆创新。
而工人的消极怠工和厂领导班子的不配合,就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第二天,就在姜宁要去棉纺二厂的时候,郝向西来学校找她。
陆征还想陪姜宁一起去的,被姜宁拒绝了,让他回去好好上课。
“那个人贩子的老大,叫邢志强,已经被我们的同事击毙了。后续还有些问题,需要你带着李信然去一趟公安局。”
“现在吗?”姜宁看了眼手表上,没想到事情都凑到一起了。
稍加思索,姜宁还是先跟郝向西去接上铁蛋,一起去了公安局。
处理完事情,让他们帮忙把铁蛋送回去。
姜宁赶到棉纺二厂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
站在厂门口,看着那脏乱的车间和无精打采的工人,她心中暗暗皱眉。
姜宁刚走进厂里没多久,就听到有个声音在后面喊她。
“哎哎,小丫头,我说你是哪里来的?”
姜宁回头看过去,是位五六十岁的老大爷拿着扫把从另一边走出来。
“我就离开了一会儿,你就想混进去啊!今天厂子有大事,你有什么事还是改天再来吧!”老大爷快走几步来到姜宁面前。
姜宁跟他开玩笑般说道:“大爷,您这厂子看样子很久没开工了吧?还能有什么大事啊?”
“嘿!你这小丫头怎么说话的。别看厂子现在遇到了困难,但是那只是暂时的。想当年棉纺二厂是多么厉害的,你们这些小毛孩子都不知道。上面的领导不会看着不管的,这不听说给派来了新的厂长吗?我听说”老大爷说着说着,似乎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目光凝重的上下打量着姜宁,“听说上面给派来的新厂长很是年轻,还是个大学生呢!该不会就是你吧!”
姜宁挑眉看向眼前的老大爷,笑着说道:“行啊!大爷,你这眼力厉害啊!”
老大爷听闻此言,眼睛瞪得滚圆,上下打量着姜宁,满是怀疑:“什么?还真是你!就你个小丫头片子,能当我们厂的厂长?可别开玩笑了,这可不是过家家的事儿。”
姜宁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说:“大爷,您先别忙着质疑。您还以为我想接这个烂摊子啊!啧啧”
姜宁故意不屑的摇了摇头,老大爷气的在她身后跳脚。
姜宁没再多说,径直朝厂长办公室走去。
一路上,她留意到车间里机器大多闲置,不少工人聚在一起闲聊,看到她经过,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走进厂长办公室,里面一片狼藉,文件堆积如山,布满灰尘。
姜宁皱了皱眉头,挑出了一些文件看着,试图从中了解厂子的财务状况、生产流程以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正看得入神,突然门被猛地推开,一个梳着大背头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厂里的中层干部。
旁边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男人一脸傲慢,上下打量着姜宁:“你就是新来的厂长?就凭你能把这厂救活?别做梦了。”
姜宁抬起头,平静地看着他:“请问您是?”
中年男人哼了一声:“我是副厂长刘福贵,这厂里的事儿我最清楚,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别在这瞎折腾,早点走人吧。”
姜宁心里明白,这是下马威,她不慌不忙地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刘副厂长,既然领导信任我,把这厂子交给我,我就有信心把它做好。我知道厂子目前困难重重,但咱们得齐心协力,而不是互相拆台。”
刘福贵冷笑一声:“齐心协力?说得轻巧,你倒是说说,你有什么高招?”
姜宁不紧不慢地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我刚看了厂里的资料,目前主要问题是产品积压、设备老化、管理混乱。我们先得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优化产品设计,跟上市场需求。管理方面,我打算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赏罚分明。”
众人听了,有的不屑一顾,有的则若有所思。
刘福贵嘲讽道:“说得倒是容易,钱从哪儿来?你以为更新设备是买菜呢,想买就买?”
姜宁早有准备:“资金方面,我会向上级申请扶持,同时争取银行贷款,还可以尝试和一些企业合作。只要大家有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刘福贵还想再反驳,这时,后面围观的工人突然大声喊道:“别的先不说,你能先把拖欠我们的工资了吗!”
姜宁嘴角勾起一抹笑,她知道工资问题是重中之重,也是安抚工人、稳定人心的关键。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诚恳地看向说话的工人,大声说道:“大家放心,工资的事我一定会想办法解决。上头派我来,就是要让咱们厂重新好起来,工资肯定不会拖欠大家太久。”
工人们听了,却并没有立刻相信,有人小声嘀咕:“说得好听,谁知道什么时候能。”
姜宁接着说道:“我今天刚到厂,还需要一些时间全面了解厂里情况,制定具体方案。但我向大家保证,一周之内,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复。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棉纺二厂肯定能重回正轨。”
这时,人群中一位老工人站出来,说道:“闺女,不是我们不相信你,实在是这厂已经好久没给我们盼头了。你要是真有能力,就带着我们干出个样子来,我们也愿意跟着你拼一拼。”
“是啊!我们在厂里干了一辈子了,对厂子也是有感情的。”有人说着还抹了一把眼泪。
姜宁知道年代工人对厂子的感情非常深厚,主要是因为工厂不仅是他们的工作场所,更是他们的生活依托和精神家园。
喜欢穿书七零,被长家的纨绔盯上了请大家收藏:dududu穿书七零,被长家的纨绔盯上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