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有人面色稍显不满,但却并未出声反驳。
他紧接着解释道:
“至于剩下那二百份,则由我和英国公以及几位最初的股东共同持有。
这样做是为了确保生意能够平稳运行,避免因管理者更迭频繁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与波动。
尽管我们的持股比例较小,但在分红时大家所享受的利益是一致的,无分你我。
考虑到先前部分管理层已运作多年,倘若突然替换新面孔上位,难免会对当前良好势头造成影响。”
虽然这样的说辞多少有些牵强附会之意,但大多数人都理解这是出于对公司长远发展的考量,因此并未提出太多异议。
毕竟对于商界人士而言,利益最大化永远排在第一位,而稳定且可靠才是获得高回报率的前提条件。
接下来就是认购股份的环节了,原来说好的是八百股,但实际上认购时每人最少只能买十股,最多不过五十股。
这样一来,在场的所有勋贵只要愿意,都能买到一定份额,不至于有人空手而归。
“在下记得很清楚,刚刚怀来伯提到好像还有其他生意上的机会。
不如您说一说具体内容吧?咱们大家也可以一起讨论一番,说不定会有不少兴趣。”
徐永宁的声音里满是好奇与期待。
作为他未来的舅哥,怀来伯真是再贴心不过了,总想着让周围的人也跟着一起受益。
听到这样的提议,楚氏微微一笑,“哦,原来你是这么想的,其实李某的确准备出售一部分振兴集团的其他业务股份。
既然诸位都表示有兴趣,不妨听听看具体细节,若觉得合适,也可以考虑入手。”
这番话说完,全场顿时议论纷纷,每个人脸上或多或少都有着兴奋与紧张交织的情绪。
这时,坐在一侧的徐永宁忽然开口问道:
“伯爷,请问是否允许在下多问一句?刚刚听闻伯爷已经将振兴煤业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了我们。
那这次提出来卖的是……难道连同自己手中持有的那些剩余部分都要全部处理掉了?”
面对这样直截了当且略显质疑的语气,楚氏却丝毫未显不悦,耐心解释道:
“非也非也,你们别误会。
之前出售给大伙儿的只是振兴煤炭公司的股权罢了。
要知道,振兴煤炭其实只是整个集团公司的一个子部门,隶属于更广阔的业务版图之下。
此次我要出让的,则是属于整个振兴企业集团其他领域的股份。
希望各位能够区分清楚这两个概念。”
说完后,他还特别强调了一下两个项目之间的差别及其所蕴含的价值潜力,希望能够帮助现场所有人更好地做出选择。
这次出售的是振兴集团的餐饮、超市以及公共交通业务的股份。
诸位有没有兴趣?”
“这个嘛,还请伯爷赐教。”
最佳‘捧哏’徐永宁再次恭恭敬敬地提问到,语气中充满了诚挚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