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后宫里,这些妃嫔也是喜气洋洋的,儿子有了出息,当然应该高兴了。
不过大家也不敢表现的太过了,因为温僖贵妃的儿子十阿哥爵位不是兄弟们中最高的,但是胤誐一开始就被封到郡王,这已经是因为母亲的地位高了。
说到原来康熙后宫中的四妃,因为温僖贵妃命运的更改,导致后宫的格局完全不一样了。原本前世的佟贵妃地位虽然高,但是在话语权上还是不如四妃。现在不同了,温僖贵妃肯定是后宫的第一人了,四妃的权力大大缩减了,佟贵妃也不是万事不理,她还是能帮着温僖贵妃的。
有两位贵妃在,康熙稍稍注意,后宫就不会有什么波澜,佟贵妃无子,老十又不可能,所以康熙挺轻松的。
至于四妃呢。
惠妃是只要大阿哥好就行了,胤褆本人都没有夺位的思想了,惠妃就是再有能耐,拿这么一个没有丝毫心思的儿子也没有办法。胤褆是挺争气的,爵位已经可以传两代不降了,儿子都不争了,时间长了她也就看开了。
荣妃更不用说了,胤祉完全就是一个书虫。胤祉在她面前提起编书那就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荣妃的文化一般,听起来就像是听天书,胤祉的内容深啊,不是甲骨文就是冷僻书籍的,荣妃哪里知道这个。
荣妃倒是提起别的,胤祉跟他额娘这时候是打了个颠倒,荣妃很会教育,但是耐不住胤祉听着听着就是快要睡着了,荣妃又不能说唯一的儿子不孝,传出去,胤祉还有脸吗?
所以荣妃也看明白了,胤祉吗,不用想了,亲王的位子就不错了。
宜妃简单了,老五是太后养大的,从来就没有这方面的心思,老九呢,小时候还好,多数还是跟老十玩在一起。但是三十年以后,就彻底的沦为了老八的跟屁虫了,连老十都扔到一边去了。这几年才跟老十往来多了。反正两个儿子也不是皇帝的料子,她还是好好的过她的日子。
宜妃不知道,三十年是胤禟重生的时间,重生的胤禟只认前世的十弟,所以不怎么往来,老十也一样。当彼此知道以后当然你来我往的就多了起来。
德妃可是跟这些都不一样,她能有今天的地位不容易,他也是康熙褒奖过的,她的经书绣的不错,康熙说过的。十四很有发展空间,她还是要加一把劲,但是怎么行动,德妃完全没有主意,至于老四,德妃已经很久没有关注了,除了请安的时候会见见,其他的德妃已经不想了。
安妃也就是前世的良妃,敏妃都看得开。
没有多久,康熙又下了一道圣旨,封温僖贵妃为皇贵妃,主持后宫,温僖贵妃也明白她的位子到头了,副后的荣誉已经是最高了,钮枯禄家族不可能一代出两个皇后。但是老十又不可能争,所以只要她依照前例,处理好后宫的一切,那么她的地位就很稳固,有这么一个医术不错的儿子,她也不担心身体方面了。
所以温僖贵妃的日子过得很好。
这样一来,大清的后宫还有前朝等完全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没有弘历什么事情的,但是读者的留言说要有,所以他也来了
康熙看着三个儿子共同上的折子,怎么这三个能搅在了一起。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要知道胤禟对四四那是根本上的抵触,自从知道身份后,就没有什么好脸色给老四,他们怎么到一起的。
想了一会儿,康熙明白了,也是现在他们都有共同点,很好很好。难道他的几个儿子打算来个逃跑几部曲。先是老三被他放跑了,然后四四是活出丧,老八和老九断袖,哼哼,已经是三部曲了。
要知道事不过三,再多就是他这个皇阿玛的失败了。
康熙还在这边认为什么三次已经是最多了,但是要算上太子,故意长歪志不在此的十三,早就超过了。
康熙打算怎么做没有人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敢说什么。
不过这三个不顾阿玛的儿子想的还好,算他们聪明,找了事情来做,不然朕还是要好好训导的。
慈善,这个是应该来做做。
胤礽以前说过的后世的进程,康熙也经历了解过很多,也许不管大清怎么努力,但是君主制度的衰弱都是历史的大趋势。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康熙认为君主立宪制还是可以接受的,皇家的形象需要好好的设立,这个慈善就应该由皇室统一管理。
这可是树立皇室正面形象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不过需要三个阿哥吗,这么一件事情,三个,太多了。而且还是这三个。
这件事情又不是很累,而且操持的人会有很好的民间印象,康熙想了一会,就把这个交给了老五胤褀负责。
胤褀和胤禟可是同母所生的,胤禟不可能不帮忙,老八也就会出出主意。老五家的和老四家的关系不错,生意做得挺好,四四应该也会管上一管。
尤其更重要的是老五没有什么夺嫡心思,又不是重生的,这样的儿子康熙根本不用操什么心。
所以胤褀也就荣幸的上任了。
由于四四老八和老九已经商量了不少,比较成熟的意见已经写成了折子放在康熙那里,这么一来,五阿哥的工作就挺轻松了。
时间迈入了康熙四十八年七月,要知道四十八年也是选秀的年份,可是几个儿子相继的逃离康熙哪有什么心思去管这些,这里有没有什么需要格外关注的人。
就算是他的几个儿子已经不小了,该指婚了,但是后宫有温僖贵妃,康熙只要将他们原来的福晋指过去就好了,其他的就不用他操心了。